這話一點也沒有錯。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許多人因為巧舌如簧而擢升了職位,獲得了名利;也有許多人因為口吐蓮花、妙語連珠而贏得了他人的喜愛,贏得了社會地位;當然,也有許多人因為口笨舌拙、詞不達意而四處碰壁,心灰意懶。我們的一生,有太多的成敗直接囿于口才的好壞,那么,還猶豫什么呢?振奮起來,做一個會說話的人。
國外曾有一家旅館老板測試三名男性應試者,問:“假如你無意中推開房門,看見女房客正在淋浴,而她也看見你了,這時,你該怎么辦?”
甲答:“說聲‘對不起’,然后關門退出!边@個對答無稱呼,雖簡潔,但不符合侍者的職業要求,而且也沒使雙方擺脫窘境。
乙答:“說聲‘對不起,小姐’,然后關門退出!边@個稱呼準確,但不合適,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。
丙答:“說聲‘對不起,先生’,然后關門退出!
結果,丙被錄用了。為什么呢?因為他這種故意誤會的說法,維護了旅客的體面,非常得體、機智,表現出一個侍者應該具有的職業素質和應變能力。這就是口才的藝術。它能改變場景的尷尬,能改變一個人的際遇,甚至一生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,美國人曾經把“舌頭”、原子彈和金錢稱為不可戰勝的三大戰略武器,進入21世紀又把“舌頭”、金錢和電腦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三大戰略武器。那么,口才真的能有如此大的力量嗎?
1984年9月,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訪問白宮時,曾開玩笑似的對第一夫人南茜說:“請貴夫人每天晚上都對里根總統說句悄悄話--和平!毖酝庵馐抢锔偨y頭腦不夠冷靜,往往做出有損于世界和平的事。對此,南茜回敬說:
“我一定那樣做,同樣的,希望你的身邊也能常常吹出這樣的‘枕邊風’!备鹆_米柯聽后,心領神會地訕訕一笑
人人各有立場,如果葛羅米柯與南茜夫人都沖動地、直截了當地闡明自己的立場,恐怕兩國的交往就不那么平靜了。因此他們都選擇了將尖銳的批評用委婉含蓄的語言包藏起來,拋向對方,不顯山不露水地進行此番較量。這就是語言的力量,含蓄之中藏著三寸鋼針。它能改變邦國之間的敵對氣氛,甚至能避免戰爭。
我國古人云:“一言能興邦,一言能喪國”,“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,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”,就充分證實了口才的力量。在不同的場合,口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,我們應練就良好的口才,觀色而語,妙語連珠,做到“在官言官,在府言府,在庫言庫,在朝言朝”。也只有如此,才能在魚龍混雜、爾虞我詐的社會中立身安本,脫穎而出!